信仰与抉择
发布时间:2012-02-29 09:19:50 来源:ACME 转载 字体: 大 中 小
伊朗影片《一次别离》昨日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翻译过来的片名似乎未能反映影片的丰富内涵和尖锐主题:以信仰为支撑的生活方式在隐含着巨大变迁的时代和现实面前,显得摇摇欲坠。人心思变,却又不知心向何处。不同人的抉择之间相互冲突、碰撞和撕扯。所以,片名翻译为《裂痕》或《隔阂》,或许更加准确。
在电影一开头,一心想带着女儿出国的妻子西敏提出离婚,理由充满世俗正当性:女儿的成长需要一个更好的环境;把生命耗费在照顾老人身上没有意义。然而,痴呆的父亲不认识自己的儿子,却只认得西敏。
西敏作为一个有独立经济能力的中产阶级妇女,性格坚强。从老人对她的不舍来看,她也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儿媳。以流俗的标准来看,她的选择是清醒而正确的。西敏处理问题的一贯方式是删繁就简,丈夫却认定她在逃避生活本身的复杂性。她渴望新的自主的生活,并因此视传统的家庭女性身份为一种桎梏,对未来缺乏信心。
丈夫纳德无疑是一个真诚的、富有责任感的男人,他安于固定的婚姻家庭生活,知道这种生活本身属于传统信仰不可分割的部分。但他对信仰的神圣性并不那么感同身受,因此显得不那么严肃。所以,他可以因为爱女儿爱家庭这个真情实感,而违背“不得撒谎”这一信条。他告诉女儿,“错的就是错的,不管是谁说的”,但他自己却没有把对错作为生活的原则,而仅仅视为生活的手段。结果,他因自己的人生哲学而陷入了颇为委屈的处境当中。一个如此尽心尽力的好男人,却无法明白,生活的一团糟到底是错在哪里?
也许,纳德和西敏的问题就在于,当他们执着奔忙于充满重压的生活时,已经遗忘了对支撑生命的信仰本身的体认。
相对于他们的困境而言,身处底层的保姆瑞茨,倒显得更加幸运。她忍辱负重,充满谦卑和敬畏,却在虔信的过程中赢得了生命的充实和尊严。她遇到生活的难题(比如是否应该帮小便失禁的老人清洗),唯一的求助标准就是信仰;她害怕因为收受不义之财而使女儿遭到报应,最终又因害怕神的责罚而不敢发誓,从而失去了获得金钱补偿的机会。信仰就这样无比真切地灌注于她的生命,她舍弃了应该舍弃的,抓住了应该抓住的。这个世上还有什么比这更幸运的?可以说,瑞茨比许多社会地位更高的人更知道生命的重要性何在,在她那里,信仰和现实不会分裂,因为信仰就是最大的现实。
而瑞茨的丈夫,那个似乎缺乏责任感的,对不起妻子女儿的混混男人,因不务正业,被逼债和坐牢。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对于体制化的无情生活有更清醒明确的观察和体验。比起社会地位更高的纳德和西敏,他的内心和行动更加统一。
影片就这样用一种冷静从容却并不冷漠超然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每个人的挣扎,展现了不同人生的张力,引导我们去追问决定这一切生活面貌的复杂的体制化环境。我们能看到影片反映的真正裂痕,在于信仰和现实之间的冲突取舍。你相信什么,你就会做出怎样的抉择。相信现实而不相信眼泪的纳德西敏夫妇,经历了一番波折仍然无法走出心灵的困境,只得选择离婚。影片把女儿愿意跟谁在一起的这一选择,留给了女儿特梅本人。这一开放式的结局意义重大。人心的隔膜暂时中断了女孩纯真的欢笑,但是,有疑惑就有未来,这才是生活的最大奥妙。特梅到底作出了怎样的抉择不得而知,重要的是她已经知道必须自己作出抉择,并要在未来勇敢承受自己的抉择。这一抉择的基础,不在于停留过去,也不在于告别过去,它根植于肉身的生活,却深深指向灵魂的归宿。
影片中,导演用平心静气的眼光描绘了生活本身的波澜壮阔。在真相与谎言、道德与法律、过去与未来、责任与判断之间,我们看到的是信仰与现实之间不断的权衡和抉择。信仰本身不是教条,而是活生生的生命实践。在历史的洪流中,信仰和生命将一道更新,开辟新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