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晔 美在手间的“翻译”
发布时间:2012-01-20 09:11:54 来源:ACME 转载 字体: 大 中 小
第一次“直播”
尽管已经49岁了,周晔还像年轻人一样风风火火。精致的五官配上干练的短发、瘦高的个子,与人们头脑中对新闻主播的印象完全吻合。“我的本职工作是一名特教老师”,她更喜欢这样介绍自己。周晔的手很细很长,打起手语来柔和美丽。“手语就像流淌的音符一样,很柔很流畅,不做作不夸张。”
别看现在对手语这么热爱,30年前,周晔可不这么想。1982年,高考落榜后,当教师的父亲介绍周晔去北京市第一聋人学校当了名特教老师。之前虽然也见过聋哑人,但是从没跟他们密切接触过,什么是特教、怎么当特教,周晔一无所知。
入校第一天,她就被吓住了。聋人打手语和正常人打手语是不一样的,他们会带着丰富的表情,用很夸张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眉毛眼睛全在动,完全可以用眉飞色舞、手舞足蹈来形容。我当时觉得他们很怪,接受不了。”
没几天,周晔听说长城饭店下面的一个公司招聘模特,她瞒着家里去应聘了。刚刚19岁的周晔,身高1米73,面容姣好,一试就中了。但是父亲坚决反对,甚至威胁说去了就不认她这个女儿。“我们那个年代出生的人,都还是很听话的,我没敢再坚持。”为了让自己“甘心”,周晔不断暗示自己,“我的膝盖有点往里靠,干不了模特,我也就只能做特教了。”现在回想起来,周晔很感谢父亲,“是父亲帮我选择了这个职业。我的事业上有两个重要的男人:父亲领我进门,老校长李宏泰让我走到现在。”
当时学校缺老师,李宏泰对周晔非常重视,特意指定学校手语最好的吴立平老师当她师傅。入职刚两周,周晔就进课堂上课了。“第一次上台打手语,特紧张,心‘怦怦怦’地跳,时不时还胡打。”周晔是个要强的人,干就要干得最好。每天回家她都用手语打报纸和电视上的新闻,不会的词就记下来,第二天去向师傅请教。学校开会,校长在台上讲话,周晔也在台下跟着打手语。
她接了个“烫手山芋”
1986年,德国西门子公司给中国捐赠了一套价值100万元的助听设备,国家决定让周晔所在的学校开个实验班,花3年时间,用这套设备帮聋孩子说话。李校长找到周晔,让她当班主任,还提出要求:3年内不许结婚,不许生孩子。
为了搞清楚每个音的发音特点、规则、过程,周晔每天对着小镜子练,看口形变化多大,舌位在哪,从韵母到声母,一个一个教学生们拼读。“妈妈”,是大部分婴儿学会说的第一个词,也是周晔教给孩子们的第一个词。但聋孩子叫出“妈妈”要难得多。因为听不到,他们理解事情没那么快,再加上自卑,很少出门,所以,最初他们会错把“妈妈”当成女性的代名词。为了让孩子们弄清“妈妈”这个概念,周晔就对着孩子母亲的照片教他们,这个是妈妈,那个是阿姨。
3年之后,孩子们都能开口说话了。“学生和家长把我当成了圣人。可以说是这件事完全改变了我,我心里再也不纠结了,百分之百地爱上了这个工作。”
不过,老校长提的“不能结婚、不能生孩子”的要求,周晔没做到。“我爱人比我大5岁,又是独子,家里想要孩子。怀孕7个月时,孩子胎心不好,我在医院住了几天,心里特别急,怕耽误学生上课。当时我都想,要是孩子胎心老不好,就把这孩子打了。12月底,儿子顺利出生,寒假一开学我就回去上班了,也就在家坐了个月子。”
他们需要“平视”,而不是俯视
16年前,周晔就开始做手语主播了。
1995年,《共同关注》的前身《本周》栏目决定配播手语,让聋人能更好地了解社会生活。当时根本没有手语播报的专业人才,李宏泰校长推荐了4位老师到央视去,经过翻译测验、试镜等筛选,周晔最终被留了下来。
做手语直播最难的是什么?周晔深有体会地说:“首先是时间特别紧,6点开始直播,我一般5点20分才能拿到稿子。我得边看边在心里打手语,不会的地方赶紧查《中国手语词典》。其次是一些生僻词的处理,比如政治、战争,新闻里很常见,但在聋人的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要简单、形象地翻译出来。有的词《中国手语词典》里根本就没有,比如“卡扎菲”,怎么表达?中国手语有很多表现形式,可以用拼音表示,也可以仿字,用手指搭字。我就先打一个“k”音节,再用手指搭出一个“非”字,代替“菲”,意思就出来了。”
残障人士最需要的是什么?周晔说:“得到与普通人一样的平等和尊重。他们需要社会提供更适合的融入性服务,在建设公共设置、制作文艺节目时,能够考虑还有这一群体的需要。对于大多数有文化的聋哑人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太多的同情,而是人们能够“平视”他们,而不是俯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