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乡大山里有位“翻译官”
发布时间:2011-11-08 09:02:13 来源:ACME 转载 字体: 大 中 小
|
10月26日的石棉县擦罗彝族乡海洋村,山高风冷,细雨霏霏。记者和擦罗乡供电所所长马建华一起,步行两小时后,来到海洋村的卡落沟组,体验巡线和抄表收费工作。
供电所所长当“翻译官”
“孜莫格尼!”一路走来,擦罗乡供电所所长马建华总是用这个记者听不懂的词语,和遇到的彝族村民说上几句。一问才晓得,原来这是彝族群众的常用招呼语,就像藏语的“扎西德勒”一样,是吉祥如意的意思。
“你怎么会懂彝族的语言?自学的吗?”记者问。
“没有。我就是土生土长的彝族人,我的彝族名字叫石一巫解。”马建华一边说,一边用笔在记者的采访本上认真地写起来。
“真厉害,既懂彝语,还会说普通话和地道的石棉方言,可以当‘翻译官’了!”大家称赞道。
用汗水和奉献架连心桥
记者一行人来到村民吉克尔呷的家中,主人家正在用磨面机打玉米面。看见我们,吉克尔呷搬出凳子和我们摆起“龙门阵”。
“通电后好处多得很。一是生活更加方便,不用再像以前那样砍柴烧火,烧水做饭又快又干净;二是一家人看上了从没看过的电视,既可以看新闻联播,又可以看电视剧,随时了解大山外发生的新鲜事……”说起通电带来的生活新变化,吉克尔呷停都停不下来。
“以前打米磨面,必须自己背到几公里外去加工,现在家里买了磨面机,供电所又给我们免费安装了专门的电线和开关,在家就可以解决了。”村民们说,20世纪90年代初这里开始通电,一开始海洋村与同乡的晏如村共用一个变压器,电力不稳定,灯也不亮,连电视机都用不起。自从2002年实施农网改造和2010年农网升级后,他们终于用上了放心电。
“海洋村全村70来户村民一个月用电最多的也只有二三十元的电费,少的连1度电都用不了。村民们住得分散,我们每个月抄表收费得在早上六七点就步行上山,一直抄到天黑才能回家。”马建华说,有时爬了半天山才发现村民不在家,还得下次来抄表。供电所的员工有时会义务教村民一些用电知识和新的政策法规……马建华和擦罗乡供电所14名员工一道,用辛勤汗水和默默奉献,在石棉县三乡18村407.2平方公里的彝族大山里,架起了一座通往16000多名彝族同胞心坎的连心桥。
王鑫 宋新艳 本报记者 廖晶莹 文/图
作者:廖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