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应自觉追求力作(读书管见)
发布时间:2011-08-23 08:35:10 来源:ACME 转载 字体: 大 中 小
在一次文学座谈会上,听到一位高校老师感慨:现在一些翻译过来的书,读起来很艰难,有的连文理都不通,往往一段话看了半天还不知道在讲什么。
这位老师的发言让我很有同感,我自己就不时遇见这样的情况。一本据说在国外有些名气的著作,被国内某家出版社翻译出版了。拿在手上,装帧很好,翻开一看,纸张也不错,于是正襟危坐,开始品读。但是读了半天,却如坠云里梦中,有时勉强读到后面去了,忽然发觉已然忘了前面讲什么总是很难融入文本。原因很多,其中有两个问题比较常见:一、译文中遍布着英语式的长句,句中套句,长得吓人,“剪不断,理还乱”,让人读到心烦;二、因为频繁使用不合汉语习惯的超长句式,有时语病四出,句不成句。
因为语言的障碍,我们大多数人只能通过翻译过来的文本去了解异域的文化与思想,但是很多时候问题就出在了翻译过来的文本上诘屈聱牙,面目可憎,这样的译文只会迫使怀着求知之心的读者不得不半途扔掉书本。岂不悲哀?
翻译上的标准,一直以来就很多,有的讲直译,有的讲意译;有的求信,有的求雅;有的提倡归化,有的提倡异化但无论是哪一种,我想一位负责的译者,都首先必须考虑他的译文要为其受众所能够接受、愿意接受。如果翻译过来的东西,大家读不懂,那是白忙了一场,如果大家不愿读,也等于做了无用功。翻译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既然是传播,就得重视受众,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了。
因此我觉得,从最低限度讲,翻译至少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把别国的文字翻译成本国的文字,二是把别国的语言翻译成本国的语言。前面所谈到的翻译问题,似乎就因为只做到了第一层:把每个单词都译成了对应的汉字,然后止步于此,原来的单词怎样排列,译过来的汉字也大体怎样排列。所以说只是译成了本国的汉字,还没有译成本国的语言,因为它们显然没有把本国的语言逻辑与思维习惯真正纳入考虑的范畴。
这种机械式的翻译,也许能够折射当前我国翻译过程中存在的仓促,也可映见一些译者远没有沉下心来,为打造译介精品而努力。一本外国书被译成中文书,仿佛被放进了一条流水生产线,字对字地译过来,便收工大吉。至于译者对原著的理解、译者在两种语言间的融会贯通、译者自己的翻译风格与追求,都因这种冷冰冰的流水线式的翻译而被稀释了。这也许正是为什么当下翻译作品多如牛毛,而翻译佳作却没有成比例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再深究翻译为何会沦为一种流水线式的劳作,我们就会看到很多客观的原因,比如翻译不被重视、译者生存压力大而翻译报酬低、翻译人才匮乏、出版社急于求成因而压缩翻译时间等。这些问题确实都亟须解决,但是我想说的是,译文毕竟是从译者的脑中流出的,译者自身的原因不该被遮蔽掉。最起码,作为身荷重任的“文化摆渡者”,译者应当珍爱自己的羽毛、拥有自己的翻译追求,并能足够慎重、足够耐心地对待每部译作,自觉地向翻译中的精品力作挺进毕竟,在条件远不如今的往昔,我们依然拥有过群星闪耀的翻译大家,依然收获过那么多的翻译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