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将来宁交流,并担任南大名誉教授
2011上海书展昨天开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71岁的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成为最受瞩目的嘉宾。在99网上书城为其主办的文学交流会上,他与南京大学教授、著名翻译家许钧和南京作家毕飞宇对谈……听说记者来自南京,他高兴地说:“过几天我也要去南京。”
第五次来中国
最爱汉字,临摹书法字帖有幸福感
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勒克莱齐奥算是来中国次数比较多的,这已经是他第五次来到中国。
“我1967年就来过中国,当时是去香港,后来到广州看了一下。上一次来是2009年,然后这次又来,感觉变化非常大,几乎认不出来了,整个的感觉就是突飞猛进。”勒克莱齐奥说。
虽然他说自己其实并不很了解中国文化,但交流中,他可以随时举出杜甫的诗做例子,他最熟悉的中国作家是老舍和巴金。“老舍文集在法国出版的时候,出版社问我愿不愿意写序言,我就认真看了他的作品。他的作品保留了叙事传统,又传递出新时期中国的讯息。后来,我也跟老舍的夫人见过面,多了一点了解。我很喜欢他的《四世同堂》,让我感受到了当时的北京、当时老百姓的生活。”
他对中国文化另一个直观的印象是汉字特别漂亮。“中国的文字相比其他文字,具有特殊的魅力,视觉性特别强,汉字本身就会说话。”他透露,自己还曾经买过书法字帖试着临摹,“一点点描绘的过程中,心里便有幸福感在产生。”
第二次来南京
与南京作家交流,将担任南大名誉教授
结束了上海书展的活动后,这个双休日,勒克莱齐奥将启程来南京进行学术交流,并受聘成为南大名誉教授。这也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首度与中国高校有深度合作。
作为勒克莱齐奥作品在中国的首位翻译者和推介者,许钧对此次合作功不可没。他告诉记者,受聘仪式当天,勒克莱齐奥将发表题为“书与我们的世界”的演讲,并与多位南京作家现场对话。
采访中,勒克莱齐奥多次对许钧表示感谢,他们之间的情谊非常深厚。1982年,勒克莱齐奥的小说首次跟中国读者见面,译者就是许钧。10年之后,许钧再度与勒克莱齐奥结缘,翻译了勒克莱齐奥的小说处女作《诉讼笔录》。在这过程中,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上世纪90年代,勒克莱齐奥和夫人曾经来过南京,我们一起聊天、吃饭,交流非常愉快。我也曾经去法国尼斯拜访他。”勒克莱齐奥在中国翻译出版的作品,几乎都和许钧有关,有些是他翻译校对的、有些是他的学生翻译的。2004年,许钧收到瑞典皇家文学院的信函,请他推荐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许钧毫不犹豫地推荐了勒克莱齐奥。此后每年,许钧都坚持把他作为第一推荐人选。2008年,勒克莱齐奥终于获奖。
双休日的南京之行,也让勒克莱齐奥很期待:“上一次去南京已经是20多年前的事了,我想南京的变化一定也很大,不知道我还认不认得出来。”
第N次被问获奖感受
“我没有变,是大家看我的方式变了”
自从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勒克莱齐奥的受关注度急剧上升。虽然他一直坚持远离名利、远离媒体,还搬到连网络都没有的地方“隐居”了一阵子。但每次出现的时候,他还是免不了要被问到获奖感受、获奖之后的变化。
勒克莱齐奥说:“我觉得最大的变化是别人而不是自己。我没有变,是大家看我的方式变了。比如你们以前可能不知道我是谁,现在给我那么多掌声。”
他的衣着朴素都跟以前一样。2009年来中国出席“傅雷翻译出版奖” 颁奖典礼的时候,他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天寒地冻之时,穿着一双凉鞋。“我这次来已经做了一点努力,裤子烫过了,还穿了球鞋,算比较考究了。”他笑着说。
勒克莱齐奥在南大教授、翻译家许钧陪同下签售。
勒克莱齐奥和毕飞宇谈文学
昨天的交流会上,勒克莱齐奥与毕飞宇对文学的探讨,生动而又深刻。勒克莱齐奥是毕飞宇非常尊敬的作家,毕飞宇20年前就开始关注他。
写作的原动力是什么?
勒克莱齐奥:我小时候生活在贫民区,住着破旧的房子。每天放学后,我都盼望着有同学能喊我一起出去玩,趴在窗口苦苦地等,但从来没有等到过。为了抵抗孤独,我开始写一些故事。一方面是为了度过这段难熬的时光,另一方面念给同学听,想博得他们的喜欢。
另外,我也不擅长运动,虽然个子很高,足球却踢得很差。我想我之所以成为作家,实在是因为在别的事情上没有什么天赋。就像另一位法国作家贝克特说的,“我只有这个做得好,不做这个还能干什么呢?”
毕飞宇:我不说写作,光写字这件事,就是充满刺激和乐趣的。我父母都是乡村教师,学校的操场就是我家的天井。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天下过大雨,操场的土地格外光滑平整。我用铁锹写下父亲的名字,非常巨大的字,几乎铺满整个操场。然后远远地看着父亲踩着我的字走过来,心情非常激动,既希望他认出来,又害怕他会发怒。光从书写的进程来看,对人的内心冲击是巨大的,更不用说写小说这样的事情了。
为什么而写?
勒克莱齐奥:我内心有一种想和不写作的人交流的愿望。我愿为那些不能拥有自己声音的人写作。为困境中的人们,为底层的人们,为处于弱势的人们说话,成为他们的声音。笔和墨有时候比石头还重要。
毕飞宇:写作是对某个对象亲近的激情的呐喊,有呼喊的欲望。还有就是为了真相,好比我在操场上写父亲的名字这件事,我叫他“爸爸”,我妈妈叫他“姓毕的”,村民叫他“喂”……但他最本质的身份是他的名字,我的潜意识里有一种冲动去抓真相。另外也满足了某种神秘的冒犯感。
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勒克莱齐奥:好的作品像一场奇遇,会让人难以忘怀。甚至也许一开始你并不喜欢,但总有一点能打动你,让你放不下。
毕飞宇:可以以现实空间的距离来说明。我最爱的作品一定是先放在枕边,然后是书房客厅家以外的地方。好作家也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人,他的作品会和你朝夕相处,最终会像家人一样。
《草样年华》推出终结篇
80后作家孙睿《草样年华》系列终结篇《草样年华·肆盛开的青春》昨天亮相上海书展。
孙睿称,这本书是他青春文学创作之路的封笔之作。自2001年《草样年华》走红网络继而出版成书后,总发行量已经突破百万册。终结篇讲述了男孩邹飞的大学生活经历。孙睿说,这10年一直在写大学生活,总是在跟自己较劲,“这是最后一次在小说里做关于大学生活的表述。我的很多同学已经结婚为人父母了,如果我再较劲,就被落下了。”孙睿透露,结束青春小说创作之路后,他将涉足婚姻家庭育子等题材。据悉,《草样年华》电视剧目前已经拍摄完成。
“为那些不能拥有自己声音的人写作”
左起:许钧、毕飞宇、勒克莱齐奥。
奥巴马弟弟签售
《从内罗毕到深圳》
昨天的上海书展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同父异母的弟弟马克·奥巴马·狄善九现场签售半自传体小说《从内罗毕到深圳》。
小说中主人公戴维在“9·11”袭击发生后,辞去在美国商界的工作前往中国寻找新生活。他在深圳爱上了一名美丽的中国舞蹈老师,还和一名身患重病却有极高绘画天赋的孤儿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马克说:“小说大都取材于我自身经历和所认识的人和事,只是在断断续续长达近十年的写书过程中,发生很多大事,生活改变了我想写自传的初衷而成为一部小说。我想让人们认识到,我是一名作者,而不仅仅是总统的弟弟。”对奥巴马,马克也不愿多谈,只是简单地说:“当我对人生感到困惑时,他曾经给过我鼓励。我很为他自豪。”
马克曾在美国布朗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获得物理学士学位,在美国埃默里大学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1年“9·11”事件以后,他旅居中国深圳,现在已经能说一口颇为流利的普通话。他告诉记者,他十分喜爱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尤其是书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