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语种
英语翻译     印尼语翻译     阿拉伯语翻译
韩语翻译     亚美尼亚语翻译 斯洛伐克语翻译
日语翻译     老挝语翻译     蒙古语翻译
俄语翻译     缅甸语翻译     匈牙利语翻译
德语翻译     柬埔寨语翻译   越南语翻译
法语翻译     荷兰语翻译     波兰语翻译
西班牙语翻译 土耳其语翻译   泰语翻译
意大利语翻译 捷克语翻译     拉丁语翻译
更多...
服务领域
经济翻译     机械翻译     电子翻译
法律翻译     水利翻译     食品翻译
金融翻译     生物翻译     电力翻译
证券翻译     地质翻译     服装翻译
保险翻译     建筑翻译     证件翻译
IT翻译       房地产翻译   农业翻译
计算机翻译   物流翻译     物理学翻译
通信翻译     汽车翻译     能源翻译
更多...

行业解决方案
石油化工行业解决方案
汽车行业翻译解决方案
金融财经行业解决方案
建筑工程行业解决方案
机械行业解决方案
航空航天行业解决方案
法律行业解决方案
IT通迅行业解决方案
更多...

全球分支机构
妙文翻译公司(上海总公司)
妙文翻译公司(北京分公司)
妙文翻译公司(天津分公司)
妙文翻译公司(新疆分公司)
妙文翻译公司(深圳分公司)
妙文翻译公司(长沙分公司)
妙文翻译公司(苏州分公司)
妙文翻译公司(青岛分公司)
更多...


    首页 >> 新闻列表

笔墨有时比石头重 可以对抗暴力(组图)

发布时间:2011-08-18 06:42:57    来源:ACME 转载    字体:   

勒克莱齐奥:笔墨有时比石头重 可以对抗暴力
笔墨有时比石头重 可以对抗暴力
  8月17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在他的作品朗诵会上。昨日,2011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在倾盆大雨中揭幕,大批中外著名作家、学者和市民风雨无阻造访书展。早报记者 高剑平 图

  “笔墨有时比石头重,可以对抗暴力”

  勒克莱齐奥与毕飞宇、许钧对话“一个作家的历险”

笔墨有时比石头重 可以对抗暴力
翻译家许钧(左一)、作家毕飞宇(左二)、作家勒克莱齐奥(右二)、袁筱一(右一,勒克莱齐奥作品译者)。
笔墨有时比石头重 可以对抗暴力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首次在沪做公开活动,他用法语朗读了自己作品《奥尼恰》片段。
早报记者 高剑平 图

  20年前,勒克莱齐奥曾经来过上海,他还记得当年在上海的市场里居然买了一只刺猬。20年后重回上海,昨天,在一场使“树木都沉浸在幸福中”(勒克莱齐奥语)的雨后,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来到上海书展,参加首届上海国际文学周系列活动“一个作家的历险:勒克莱齐奥作品朗诵暨作品文学交流会”,在朗读了自己的作品《奥尼恰》小说片段之后,勒克莱齐奥与作家毕飞宇、翻译家许钧做了一场三人对谈。勒克莱齐奥现场收到的礼物是文房四宝,作家说,对于写作者而言,“笔墨有的时候比石头还重要,可以对抗暴力。”

  昨天是勒克莱齐奥第一次在上海做公开活动,在开幕式上作了简单致辞之后,勒克莱齐奥开始了一场近1个小时的签售活动。这位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不间断地签出了1200本自己的作品,勒克莱齐奥自己也感叹,“中国对于文学有一种热情”,“中国人对写作非常敬重”。做完签售,勒克莱齐奥就去参加了“一个作家的历险:勒克莱齐奥作品朗诵暨作品文学交流会”,现场塞满了四五百名读者。

  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副教授王苏先朗诵了勒克莱齐奥的作品《流浪的星星》片段,然后勒克莱齐奥的译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袁筱一朗读了《非洲人》片段,最后是勒克莱齐奥用母语法语朗读了《奥尼恰》片段。活动的重头戏是勒克莱齐奥与作家毕飞宇、翻译家许钧的三人对谈。

  勒克莱齐奥:“作家之所以成为作家是因为他在别的事情上没有什么天赋。”

  毕飞宇:“书写对人内心的冲击是巨大的,更不用说写小说这样的事情。”

  许钧:勒克莱齐奥是我将近30年的朋友,1980年代初通信,后来见面。毕飞宇也是我最好的朋友,袁筱一和我也都是朋友。勒克莱齐奥在中国的第一部书,是我1980年代初翻译的,也非常巧合,毕飞宇先生在法国出版的第一本书是我推荐在法国出版的。我想给他们俩提一个问题,对你们而言,心目中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是怎么样的?

  勒克莱齐奥:一部好的作品首先是一个能够忘掉自己的作品,但是对于我自己,它也是存在的作品。我想这也是一种奇遇,一种能够走出自己的奇遇,一种失落的奇遇。

  毕飞宇:我把最爱的作品放在枕头边上,然后书房,然后客厅,然后家以外。我经常打一个比方,好的作家不光是一个普通人,当你和他朝夕相处之后,他必定会成为你的亲人。所以,好的书是亲人。

  许钧:毕飞宇小的时候还没有怎么读过书,就开始写作了,因为那个时候没有什么书可读。但他非要说话,说话也没有人听,他就开始写作。勒克莱齐奥先生7岁的时候,他就一个人在床上练习写作了,那部作品他还记得,题目叫做《漫长的旅行》。两个人都这么早开始写作,一个想说话,一个是在床上有话要说。对于你们俩,创作的动力是什么?

  勒克莱齐奥:我小的时候生活在一个破房子里,是一个比较贫穷的街区,每天放学后跟伙伴们一起回家。我都是在等我的同学找我出去玩,但他们从来没有烦过我,我希望他们从窗下找我。那个时候,我为了度过这段时间,为了抵抗孤独,我就写一些故事,一方面可以让我度过这段时光,另一方面我把我写的故事念给我的同学们听,我也可以在同学们中受到欢迎。因为我不太擅长游戏,我个子很高,足球踢得非常差,我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天赋,而写一个故事可以使我得到伙伴们的喜欢。你们可以从我的这些小故事得出结论,对于作家来说,作家之所以成为作家是因为他在别的事情上没有什么天赋。

  毕飞宇:我首先想起了跟写字有关的小故事。我的父亲和母亲都是乡村教师,在我工作以前,所有的岁月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我们家的天井就是学校的操场,大概八九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事情,让我感觉到写字、写作是一个充满刺激性的举动。有一天下了一夜的暴雨,第二天早上一起来,我就拿了一把很大的铁锹把我父亲的名字写在操场上。我父亲姓毕,毕明,整个操场上就是这两个字。我的父亲就过来了,他过来的时候,实际上是踩着我的字,也就是他的名字走过来的。我就紧紧地盯着看我的父亲,那个时候我特别渴望父亲能把地上的两个字认出来,那是我写的。同时又特别害怕我的父亲把那两个字认出来,因为一个孩子对父亲直呼其名是很不礼貌的。当时我的内心没有这么复杂,就是紧张和激动而已。从这可以看出,书写对人内心的冲击是巨大的,更不用说写小说这样的事情。

  勒克莱齐奥:“为那些不能够拥有自己声音的人写作。”

  毕飞宇:“在真相面前,所有的艺术家都是政治家。”

  许钧:我还想问问两位作家,文学的力量对于你们来说到底是什么?

  勒克莱齐奥:我觉得作家跟别人如果有一些差别的话,就在于作家内心始终有这样的愿望,需要和不写作的人说话。这种需要可能会慢慢演变成一种激情。实际上写作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把自己关在房子里,一张桌子一支笔就写了,写作本身有孤独和神秘的一面。除了这个之外,写作可能还有另外一面,我们要为那些不能够拥有自己声音的人写作。有一些人,他们在经济、政治、社会的地位处境当中,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可能可以为他们说话,成为他们的声音。我想这也是对于作家而言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毕飞宇:我把爸爸的名字写在地上,里面肯定有欲望。再往下分析,就是真相。我的父亲叫毕明,我叫他爸爸,我妈妈叫他姓毕的,好多学生叫他毕老师,很多村民叫他“喂”,他当时还是“右”派。可是真正的身份,接近真相的身份,最本质的身份是毕明。对孩子来讲,潜意识里面有一种冲动,就是抓真相。其实在真相面前,所有的艺术家都是政治家,所有的政治家都是艺术家。他们所做的方法是相反的,艺术家渴望面对真相的时候是亲近和揭示,政治家面对真相的时候是隐瞒和遮蔽。

  勒克莱齐奥:我的童年感受不到所谓的权威。因为我不是跟父亲生活在一起,我可能要在我的写作当中建立某一种境界。当然有一点我们是很接近的,对于我们两个人来说,我们两个人是一样自私的。你觉得是吗?

  毕飞宇:是的。

  勒克莱齐奥:回到刚才我们讲的介入文学,介入文学作为一个文学的写作方式在法国可能已经过时了。但是不管怎么说,对于一个作家来讲,写作中即使不讲介入,总还是要建立某种道德或者伦理。对于法国年轻作家来说,其实他们不管是讲家庭故事还是社会中的事情,都试图在写作中建立一种伦理,哪怕这种伦理就像您刚才说的是一种冒犯,哪怕这种伦理是一种不伦理。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我能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很幸福,现在有很多写作形式,也可以糅合在一起。这是一个自由的时代,我们可以选择我们喜欢的形式,说我们自己想说的话。法国文学在19世纪非常辉煌,而20世纪以后逐渐没落,我认为这是一种灿烂和辉煌的没落,将孕育一种新的生机。你看,我们今天这么多的人汇集到一起谈文学,在19世纪可没有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谈论文学。


网站地图  诚邀加盟  免责声明  分支机构  联系我们  行业术语库  付款方式  在线翻译  在线词典  ISO认证体系  翻译公司  展览公司  公关公司  会展公司  会议公司  妙文国际会展  上海印刷公司  上海礼品公司

Copyright 2004 Acme Translation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沪ICP备19011160号-1 , 沪ICP备190111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