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语种
英语翻译     印尼语翻译     阿拉伯语翻译
韩语翻译     亚美尼亚语翻译 斯洛伐克语翻译
日语翻译     老挝语翻译     蒙古语翻译
俄语翻译     缅甸语翻译     匈牙利语翻译
德语翻译     柬埔寨语翻译   越南语翻译
法语翻译     荷兰语翻译     波兰语翻译
西班牙语翻译 土耳其语翻译   泰语翻译
意大利语翻译 捷克语翻译     拉丁语翻译
更多...
服务领域
经济翻译     机械翻译     电子翻译
法律翻译     水利翻译     食品翻译
金融翻译     生物翻译     电力翻译
证券翻译     地质翻译     服装翻译
保险翻译     建筑翻译     证件翻译
IT翻译       房地产翻译   农业翻译
计算机翻译   物流翻译     物理学翻译
通信翻译     汽车翻译     能源翻译
更多...

行业解决方案
石油化工行业解决方案
汽车行业翻译解决方案
金融财经行业解决方案
建筑工程行业解决方案
机械行业解决方案
航空航天行业解决方案
法律行业解决方案
IT通迅行业解决方案
更多...

全球分支机构
妙文翻译公司(上海总公司)
妙文翻译公司(北京分公司)
妙文翻译公司(天津分公司)
妙文翻译公司(新疆分公司)
妙文翻译公司(深圳分公司)
妙文翻译公司(长沙分公司)
妙文翻译公司(苏州分公司)
妙文翻译公司(青岛分公司)
更多...


    首页 >> 新闻列表

《钢琴笔记》中文翻译有“硬伤”

发布时间:2011-07-11 08:32:46    来源:ACME 转载    字体:   

初春时节回沪探亲,拿到了朋友帮我买的新书《钢琴笔记钢琴家的世界》。作者查尔斯·罗森是美国钢琴家与音乐评论家。无论是他的唱片还是书籍,我都喜欢搜罗。他的著作《古典音乐风格》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这本《钢琴笔记》于2002年由纽约自由书局出版,我曾于2004年在《钢琴艺术》杂志上作专题介绍。罗森7岁入朱利亚音乐学院,11岁时自作主张离开这所音乐名校,私下跟罗森塔尔上课(后者是李斯特的弟子、20世纪名闻全球的钢琴大师)。以后大概嫌单修音乐太过轻松,罗森又去普林斯顿大学修学并获法国文学硕士及博士学位,去欧洲深造获剑桥和都柏林三一学院荣誉博士学位。回美国后任芝加哥大学音乐与社会思想教授,同时为《纽约书评》杂志写乐评。他于1995年出版的《浪漫主义一代》一书长达700页,探讨浪漫主义时期音乐、诗歌与绘画的关系,广受好评并被知识界认为必读书目。

从技巧精湛的钢琴家到顶级学府的学者教授,及著述丰硕的作家和乐评家,身兼数职且均获出色成就,如此博学多才的“文艺复兴时代”式的人物在当代音乐界中并不多见。不仅如此,罗森的兴趣还延伸到诸如数学、哲学、视觉艺术等方面。

在这本书中,罗森重新返回到他最心爱的题材钢琴。书中以七个章节论述了钢琴家、音乐、乐器、演奏、录音、学院教学及比赛等一系列话题。罗森积一生的经验和智慧,讨论和分析了所有这些令人关心的问题。因此,当我看到此书的中文版翻译发行之后,当然有兴趣再读一遍。何况原版的英文较为深奥,在我读来毕竟不太容易,而中译本的行文相当流畅,读来更爽。

可惜读到第17页,这种“爽”的感觉就开始卡壳了。中译本写道:“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一开始有个跳跃……”

贝多芬写过32首钢琴奏鸣曲,这里的《钢琴》是指哪一首?查英文原著,原文是Hammerklavier Sonata,通常指贝多芬的第29首《钢琴奏鸣曲》,降B大调作品106。有些中译文为《槌子键钢琴奏鸣曲》,也有干脆音译为《汉马克拉维亚奏鸣曲》。如果说,这一奏鸣曲的译法因比较复杂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将《热情奏鸣曲》译成《激情》(66页),或者将《月光奏鸣曲》译为《夜光》(97页),就让人莫名其妙了。须知贝多芬这两首家喻户晓的钢琴奏鸣曲,早已有约定俗成的译名。除非是完全的音乐门外汉,否则,只要稍微读过哪怕一本最浅显的音乐通俗读本或贝多芬的传记,都不可能不知道这两首钢琴名曲。此外,肖邦从来没有写过晨曲,而他的《夜曲》则译成了《G大调晨曲》(76页)。

译者对音乐的“露怯”,不仅表现在乐曲的译名上,还把钢琴曲谱译作“总谱”(66页),把小提琴的“揉弦”译作“颤音”,这是两种不同的奏法。而更让人一头雾水的是这样一句:“演奏霍洛维茨和施纳贝尔很少使用这种弹性速度,演奏亚瑟·鲁宾斯坦、鲁道夫·塞尔金及他们同时代的大多数作曲家,弹性速度几乎是不用的。”而原文的意思应该是“这种弹性速度在霍洛维茨和施纳贝尔的演奏中很少使用,而在亚瑟·鲁宾斯坦、鲁道夫·塞尔金及他们同时代的大多数人的演奏中,几乎是不用的。”

读到这里,我忍不住上网搜索了一下译者与其“现代出版社”。发现译者在该出版社出版过好多翻译小说,其中包括侦探及魔幻题材。看来翻译这样一本音乐书,是有些勉为其难了。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论述音乐演奏,本身就具很强的专业性,其翻译更充满陷阱。但如果说音乐专业知识的欠缺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一些翻译或编辑上的疏忽就让人很难接受了。比如同一个人名,第3页上的钢琴家里赫特,在第66页再次出现时,则变成了李希特;李斯特的《钟》,在第28页译成《小铃》,后来则是《铃》……如此前后不一的译法,不胜枚举。其粗糙匆忙,可见一斑。

在众多有关钢琴演奏方面的出版物中,《钢琴笔记》是近年来值得一读的好书。《纽约书评》杂志推荐此书时这样写:“如果你的书架上还能再放得下一册关于钢琴是如何从辉煌走向衰落的书,那么《钢琴笔记》是正确的选择。”可是,由于中文版的翻译有这么些“硬伤”,让人读来犹如面对一碗掺了沙石的米饭,令人难以下咽。实在太可惜。如果有可能再版,很希望出版社能请专家作一次校注。这样才对得起罗森这位受人尊敬的音乐大师。



网站地图  诚邀加盟  免责声明  分支机构  联系我们  行业术语库  付款方式  在线翻译  在线词典  ISO认证体系  翻译公司  展览公司  公关公司  会展公司  会议公司  妙文国际会展  上海印刷公司  上海礼品公司

Copyright 2004 Acme Translation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沪ICP备19011160号-1 , 沪ICP备1901116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