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外版图书翻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1-06-29 09:00:46 来源:ACME 转载 字体: 大 中 小
专业翻译难觅
虽说全国高校一直致力于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即外语+其他领域专业知识的培养方式。但既强化外语的学习又强化专业知识学习的效果却多少有点不尽人意,造成“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遗憾。所以学生毕业后很难从事专业图书的翻译,专业书稿很难翻译得准确详细。
合格的译者需要精通本国和对方的语言,熟悉所译的领域,跟上原作者的思维和广博的知识。但现在很多译者做不到这点。就以我负责的外版书来说,每次发给我的译稿,均有错译、漏译、词不达意的现象,且直译的较多。这样的译稿一般都要返回重译两三次才能达到出版要求,有时还要专门请人审核,额外花费一笔审稿费。有一本我负责编辑的外版书就是因为翻译较差不得不重新找人审稿,结果没有赶上1月份的北京图书订货会,造成了损失。
翻译费用成制约瓶颈
翻译费过低一直是争论不休的一个焦点,目前一般是千字50元~80元,千字80元~120元就是特别高的了。我社英语翻译费是60元/千字,小语种翻译费要高一些。我曾试图请名校外语系的教授担当翻译,但他们基本不愿意做此苦工,目前呼声较高的翻译版税一说还没有提上日程,因此短时期内很难实行。引进外版书的成本很高,因为除了预付版税之外还要支付翻译费,若再加上翻译版税,出版社承受的压力就更大了。所以目前只能做到根据译者的水平来定价了,优秀的译者翻译费能高一些,但也不会高太多。
译稿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译者缺乏责任心,甚至译完之后并不通读就直接发给出版社。我曾找到一位译者翻译一本日文书的版权页,短短五六行的作者简介居然漏掉一行,还不包括未译出的部分,其实只要稍稍用心就不会发生这种错误。
译稿的质量参差不齐,给编辑造成很多麻烦。编辑在加工引进版图书时必须认真通读,发现问题及时核对原书,如果是漏译,则要请译者补译,如果是错译,则要与译者协商修改,尽量使译文信、达、雅。在编辑加工中,既要照顾专业性,又要使译文符合阅读习惯。另外很多译者不译人名、地名、组织的名称,将其原样保留在译稿中,他们认为没有必要翻译,而且也很难翻译。我建议这些人名、地名、组织的名称还是要译成中文,因为我们的读者不是都懂得外文的。人名、地名、组织的名称有时无法在词典中查到,但可通过Google等搜索引擎查询。
针对以上几种情况,建议编辑收到译稿后,不要急于从头开始加工,应对整部书稿进行审阅,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发现较为严重的问题,可及时与译者沟通,请其进行修改,或全部退改。对于符合要求的译稿,也要先审稿后加工,尤其是多名译者合译的情况下。比如一本介绍收藏的《世界艺术品市场》,大16开,360页,其中包括很多特别不好处理的专业术语。对于这类书的引进出版就应在翻译前找懂收藏的译者交流沟通,特别注意涉及年代、艺术品的特色、制造艺术品的原料等部分。译者预先有了心理准备,翻译时就能格外留心这些内容。
另外,拿到译稿之后,负责加工的编辑对有问题的段落要对照原版书审核,尤其是图表部分,要反复核对,检查是否有错译、漏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