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译协)秘书处获悉,首个翻译服务质量行业标准即将出台。而现实情况是:对于翻译服务企业来说,人才“错位”问题成为了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有相关证书的人士并不愿从事笔译工作,本来要求很高的职位公司也只好降格以求。那么,这个规范的出台能否行之有效地解决这个“瓶颈”呢?
A 规范并非强制,服务标准并不统一 本文由中国论文联盟
WWW.LWLM.COM收集整理。
据了解,此次出台的《翻译服务规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对翻译行业制定的推荐性国家标准,但并非国家强制性执行标准,所以对业界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译协的几十家会员单位已经“闻风而动”,但非会员单位则在沿用着自己的一套服务标准。
中国译协会长助理黄长奇告诉记者,目前出台的只是规范的第一部分———笔译,《翻译服务规范》的后续部分———译文质量要求、口译、口译服务质量要求等都将全部出台,形成完备的翻译服务规范体系。据了解,目前在译协的几十家会员单位开始使用了这个规范。北京中外翻译咨询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说,自从规范出台以来,已经派管理者和业务骨干参加了译协的培训,并且按照规范在公司内部执行。对从业人员最大的影响是对“翻译服务”作出了明确定义,译者明确要对译文的质量负责任,在交付使用后6个月内,译者必须对自己的产品质量负责任,不合格产品必须对顾客作出赔偿。这样使翻译服务公司不仅要加强对现有员工的管理,对于选择新人也要根据规范要求,严格挑选。
而对于非译协会员单位,比较正规的做法是借鉴国际翻译公司对笔译业务的服务规范标准,如“三审制”,即由专业翻译出第一稿,组内校对出第二稿,最后由专家审定,出第三稿。同译林公司市场部的卫嘉经理介绍,目前像他们这样规模的翻译企业为了保证信誉和质量,已经摒弃了大量使用兼职人员做翻译业务的做法,而是按照外资翻译企业的模式进行管理,和业务骨干签固定的合同。而用人的标准也不仅是只针对业务水平高低,对于职业道德也要进行考核,最看重从业经历和工作态度的专注。与此同时,她还认为有了一个行业规范其实对于他们这些不是译协会员的公司也很重要,“之前确实很难分辨不同翻译公司究竟孰好孰差,现在有了衡量标准,应该就会为客户寻找好翻译省下不少时间,也算一条捷径。”
B 什么人在从事笔译工作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国内很多翻译公司的经营规模普遍不大,不少还停留在“夫妻店”、“同学会”的小作坊式状态。国内的翻译公司如果能够拥有50名以上的专职翻译就已经是业界颇具规模的“大公司”了。而通常,每家公司专职的翻译人员只有几个,80%以上的需求要由兼职人员做“替补”。在从事笔译工作的人员中,专职的笔译人员少,兼职的多;有证书的少,大学生多。很多正规的翻译服务公司在抱怨:我们也想找高水平的人才,但一方面不正规公司的低价策略使得我们不得不降低人工———找大学生;另一方面,并不是懂外语的人都可以做翻译,翻译必须经过专业的语言训练,这种高标准的人才很难找,而这类人才似乎又有更好的去处。由此,产生了人才的一种错位。卫嘉说,市场的混乱也就由此而起,本身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就使不少资质更差的人和公司借机“投机”,这样恶性循环致使行业更加低迷。
根据中国译协的统计显示,以前从事翻译工作的高级翻译人才只有事业单位专业人员评定职称的形式能够界定等级。但是这部分人集中在外事部门、科研高校以及书刊发行单位等,人数在四五万左右,他们主要也是为这些专业机构的工作提供服务。而随着市场对翻译需求的扩大,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员已经达到上百万,出现如此庞大和良莠不齐的从业队伍就是缺乏比较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
C 有“证”选人仍不易
据了解,目前国内已经存在的相关证书有两个:人事部的翻译资格证书和教育部的全国翻译水平考试证书。按理说,这两类证书的持有者进入翻译服务公司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但实际情况是:拥有这类证书的人员并没有流入笔译领域的迹象。
究其原因,首先,取得证书的难度很大,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吴湛老师介绍,像全国翻译水平考试能够取得初级证书已经很难了,而获得中级证书就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可供选择的人才基数本身就不大。其次,能够取得证书的人属于抢手的高端人才,就业的机会比较多,很难流向笔译行业。外专局出版社的谢水莲说,取得资格证书的人一般会选择稳定和待遇高的职位,例如出版社、编译局、外事科研等单位,而笔译服务公司在福利上一般都没保证,并且有证书的人在正规单位工作往往都会有职称评定的机会,所以很少有人会选择。另外,持有证书的人也不一定适合从事笔译,北京市京海文博翻译服务公司副总经理高览先生介绍,一些有证书的人要么心不踏实,要么没有经验,都不算真正适合从事这项工作的人。